无障碍阅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青春风采
王 玲——铁肩担道义 妙笔著文章
访问次数: 来源:威海团市委
 

 

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,从事新闻采访工作近8年来,始终牢记使命,弘扬主旋律,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,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,履行“铁肩担道义,妙笔著文章”的神圣职责。

一、服务中心,唱响主旋律。

作为地方主流媒体,《威海日报》以紧跟中心、突出中心、服务中心为方向,以转型跨越、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为新闻宣传主旋律,全方位提升新闻宣传的能力和水平,努力营造推动干事创业、创新突破的浓厚氛围。作为一名记者,我牢牢把握党报的媒体定位,坚持正确舆论导向,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作为,每年都承担重大主题宣传活动,为地方发展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营造舆论氛围。

从业以来,我紧跟市委中心工作,按照报社党委部署要求,先后承担了改革开放30年、“转型跨越,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”、十一五成果盘点、六大重点区域、全域城市化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,连续多年带队报道党代会、“两会”等重大时政活动,参与报道了梅花鹿和长鬃山羊落户威海、中日韩自贸区谈判、铁人三项赛、中韩陆海联运等重大历史事件,均圆满完成任务。

9篇作品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;6篇作品获得山东新闻奖; 8篇作品获得山东省市地报新闻奖。另获山东科技新闻奖、山东人才工作好新闻奖、齐鲁环保世纪行好新闻等奖项若干。其中采写的“探

路大连全域城市化系列报道”被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述涛批示,送各市级领导及各市区主要负责人参阅。

二、情系民生,践行新闻记者的神圣职责。

报纸要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,这是当前形势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,也是信息时代媒体生存、发展的基础。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,说到底,就是要在新闻宣传中多关注热点问题,多反映群众的呼声,多报道基层的内容,按新闻规律办事,推动新闻工作与时俱进,不断创新。

威海日报在做强时政报道的同时,提出要做深调研报道,突出一线报道,开辟区域报道,精耕品牌栏目,努力打造一张新闻全集纳、区域全覆盖、服务一体化的主流政经大报。按照这一要求,我深入基层,触摸盲区,加深对民情、社情的了解,展示了新时期一位党报记者的职业精神、社会责任和爱民情怀。

深入基层,关注基层,更多地把新闻视角投向农村、关注弱势群体,倾听百姓呼声,解决群众难题,与采访对象“零距离”接触。

2009年,地处经区的威海出口加工区,面对旧村改造给辖区企业职工带来的难租廉价住所的问题。我冒着大雨,奔赴现场,到职工的住处,了解他们的住宿生活情况,倾听他们的心声。同时,与主

管部门了解,了解他们的工作举措和进展。最终写出了《为了7000余名“躲迁”职工的“安乐窝”》的报道,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将和山东新闻奖。

三、敬业奉献,为新闻事业抛洒青春。

新闻工作者必须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,认真履行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,忠于职守,敬业奉献。为此,我把新闻事业视为自己的职业生命,政治立场坚定,工作作风过硬,成为报社采访一线的排头兵和领头羊。

每逢重大事件,不怕苦不怕累,不论刮风下雨或是冰天雪地,总是第一个冲到新闻现场,发回最鲜活的新闻。为了采访到暴雨中的感人场面,在齐腰的水中一呆就是几个小时;2005年威海暴雪,十几天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开始采访,真实反映了群众连续暴雪中的生活;2007年威海风暴潮,深入最一线,了解老百姓受灾情况;……

2010年获得威海市区城中村改造嘉奖。2012年获得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。



分享到: 新浪微博 微信
Copyright ©2016-2017 版权所有 共青团威海市委
鲁ICP05006702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